很多員工覺得這次的人事升遷是早就內定的。
「It's my duty.」你以為很禮貌,老外聽起來卻很刺耳的英文
Maggie在商展上遇到的一家海外廠商向她要公司的產品項目。Maggie熱心、迅速地整理了資料給他。對方感激回應:
“The information you sent was useful. Thank you for taking the time to organize it."
May用她一向的禮貌,謙虛地回答:
"Not at all, it's my duty. "不客氣,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本來就是我該做的)。
不料這話一回答,氣氛卻有些僵。
我們說「這本來是我該做的」、「這是我的責任」聽起來沒有問題啊。但在這個情境下用"It's my duty.”聽在外國人耳裡,就像「我本來不是那麼樂意做,但沒辦法,我的工作要求我必須這麼做」,職責所在,不得已啊。
Duty是一個比較有重量的字,指道德義務上的責任,強調自覺性,具體指「職責、任務」,原來用在軍人、護士等值班、值勤,後來也延用到一般上下班,上班是go on duty ,下班用come off duty,注意搭配的動詞。
1. I usually go on duty at 8 a.m.
(X)我通常上午八點有任務。
(O)我通常上午八點上班。
下班用off duty:
2. John only went to see her out of duty.
(X)John只在下班時去看她。
(O)John去看她只是基於責任。
Duty也有可以抽象的解釋,指「義務感」。Out of duty不是下班,而是「基於責任、基於道義」。所以這句話意思是John並不是真的想去看她,只是基於責任才去。
3. Call of duty
(X)打電話的責任
(O)使命召喚
有一款遊戲就以"Call of Duty"命名,台灣和香港叫「決勝時刻」,中國取其直譯,「使命召喚」。這裡的call不是打電話,而是呼喚、召喚,duty是任務、職責。Call of duty白話一點就是職責所在、使命召喚。來看一例句,熟悉用法:
比call of the duty更常用的是”above and beyond the call of duty",或簡單一點用beyond the call of duty。指「超越職責之外的事,別人沒有期待你做,你卻做了超乎別人預期的事」,這片語使用率在職場上算高,例如在面試時常會被問到: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當別人感謝你時,別說It’s my duty,那怎麼謙虛表達不客氣呢?其實這時只要用:
(X)It's my duty.
(O)It's a pleasure. /I'm glad to be of help. 我很樂意這麼做。/很高興能幫得上忙。
Search 和 Search for差很多
句子裡多一個字可能顯得囉唆,少一個字或許更俐落,但以下五句是例外──多或少一字,意思就全變了。
1. The police are searching the missing teenagers.
警方正在搜尋失蹤的青少年。
2. Mark is six feet tall. Taking more exercise really can help him grow up.
馬克六英尺高,多做運動真的能讓他長高。
3. The dinner is not ready yet. You may have an apple at first.
晚餐還沒好,你可以先吃個蘋果。
4. The waiter spilt ketchup on my dress so that I had to wear a different one.
服務生把蕃茄醬灑到我的洋裝上了,所以我必須換件衣服。
5. Thank you for paying a visit to our company. Let me show you the door.
謝謝您來參觀敝公司,讓我送您到門口。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是一所兩年制英語學院。
以「英語島學程」獨有的一對一教學和國際商業趨勢同步的團體討論課程,幫助企業人士善用英語整合能力,達成個人和企業國際化的目標,為高科技與國際跨國公司仰賴的商務英語學習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