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車靠邊停。
英文面試不只是測驗你英文好不好,更是文化考試。
有些人英文程度不錯,但在面試中,卻常出現這些「文法對、語感錯」的句子——讓人聽懂了意思,卻感覺不自然。這些錯誤通常不是英文不好,而是太習慣中文思維。來看6個常見的例子:
1. 我很負責任。
(X) I’m a responsible person.
(O) I take ownership of my work.
我們常說「我很負責,但英文直接說 I’m a responsible person 會顯得像作文。面試時,更有力的是用行為證明,而非貼標籤。
2. 我工作認真,且學得很快。
(X) I’m very hard-working and learning fast.
(O) I’m quick to pick up new tools and processes.
Hard-working 和 learning fast 聽起來像套語。比起空泛的形容詞,面試官更想聽你怎麼學、學了什麼、應用在哪裡。
3. 我畢業於台大,主修商業管理。
(X) I graduated from NTU, majoring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 I studie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Graduated 是一個「事件性」的動詞,表達的是「我已經完成了某件事」。
Studied / majored in / received a degree in 更適合描述背景與專業領域。在英文面試中,改用「I studied...」或「I earned my degree from...」更自然。
4. 謝謝你給我機會。
(X)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a chance.
(O) I’m excited about the opportunity to contribute to your team.
中文說「請給我機會」很真誠,但英文中這句話反而會顯得你沒有準備好,只是在拜託。美式商業文化重視「你能帶來什麼價值」,而不是「我很需要這份工作」。
5. 我很好相處。
(X) I’m very easy-going.
(O) I’m collaborative and easy to work with, even under pressure.
“Easy-going” 在商務英文裡不夠明確,甚至可能被解讀為「隨便、不上心」。試著用更具體的詞來表達你與人合作的優勢。
6. 我沒有經驗,但我願意學。
(X) I don’t have experience, but I’m willing to learn.
(O) While I haven’t done [X] directly, I’ve done something similar — and I learn quickly.
面試英文的核心不是「說對話」,而是「說出你想讓人記得的你」。
直接說「我沒有經驗」會讓人只記得你「沒做過」。要把焦點轉到你的學習能力或可轉移技能,用實例建立信任。
今天來看幾個在會議上經常會用錯的句子。
1. I’m sorry to interrupt. 抱歉,我想打斷一下。
2. Can you repeat again? 你可以再說一遍嗎?
3. Since everyone has arrived, let’s get started. 人到齊了,我們開始吧。
4.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ves by your seat. 大家按座位順序輪流介紹一下自己。
5. 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proposal? 你對這個計劃案有何想法?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是一所兩年制英語學院。
以「英語島學程」獨有的一對一教學和國際商業趨勢同步的團體討論課程,幫助企業人士善用英語整合能力,達成個人和企業國際化的目標,為高科技與國際跨國公司仰賴的商務英語學習機構。
